2020年5月14日晚7时,软件学院组织第13期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参加刘建军教授《深化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闻川老师主持。

刘建军教授首先提出了“怎样理解新时代”这一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刘教授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一,新时代是相对什么而言的。所谓“新时代”,并非是相对于“旧时代”而言的,而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后“新时期”而言的。“新时代”是在“新时期”的基础之上更加的发展壮大;第二,新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十九大”从三个“意味着...”以及五“是...”已经对“新时代”进行了解释。刘教授又结合一系列的举例与分析,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新时代是走向富强的美好时代、发起冲刺的关键时代、充满风险的危急时代、团结奋斗的拼搏时代;第三,刘教授指出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应当是自信豪迈、奋进担当、紧张专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随后,刘教授又提出问题“新时代从哪里开始”。历史的发展不会遵循设定,它有着自己的步伐,基于客观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在加快;以及主观原因社会氛围逐渐发生了变化,加强反腐败、推进改革发展、弘扬社会正气;再有极其重要的一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民领袖提前出现,这三方面的原因我们提前进入了新时代。而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具有双重性,正是这个重要的期间作为因素,才迎来了新时代的到来。
第三个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多长”。决定初级阶段有多长的因素有以下三点:1.这个阶段设定的历史任务是什么。我国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补全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2.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情况;3.我党对于宣布初级阶段结束的政治考量。刘教授对整个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与推断,指出中国将拥有两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补短板的初级阶段,二在完成补短板的阶段后,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接着,刘教授分享了“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思考。在评价社会主义优越性时,既要考虑制度上,也要考虑治理上。以本次疫情各国反映为例,刘教授深入对比了我国在制度上、治理上这两个维度的优越性。发展程度和治理水平亦是评论社会主义的两个维度。那么“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众多,刘教授主张将其划分为四个方面:根本政治架构的优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社会治理效能的优势、国家安全保障的优势。
在本次党课里,刘建军教授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向学员传递他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认知,解答了大家对于本次报告的相关问题。刘教授选取的角度新颖,讲解独到又鞭辟入里,加深了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引导大家产生更多的思考,不断提高个人的党性觉悟。
学员王欢:
学习刘建军老师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阐述后,我更加明白, “新时代”的开启则是我国事业顺利发展的自然结果。“新时期”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断增强自觉性的探索过程,而“新时代”则一开始就是高度自觉的顶层设计。“新时期”是中国逐步“富起来”的过程,而“新时代”则是中国“强起来”的新征程。如果说“新时期”是以贫穷为起点,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那么“新时代”则是高起点的,它站在“新时期”历史成就基础上,从富裕走向强大,实现真正的“富强”。
学员卫俊杰:
刘教授给出了他对新时代的理解,新时代不是新时期的对立和转变的关系,而是一个递变的过程,新时代更像是新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成熟的地方。想要理解新时代,就要从积极的,乐观的方面去认识新时代。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坚持共产主义,为实现祖国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学员王晓宇: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已经实现了,但是强起来是未完成的,现在是动态的走向富强的过程。这样对美好的感受反而是更强的,所谓花未全开月未圆。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受苦受累所以我们对美好富强的感受会很鲜明。在这节课里,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聆听专家的讲解,讨论彼此的看法和心得,我的入党信念更加深刻了。
学员周放:
听罢讲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刘教授对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新时代的概括——他说,新时代是走进富强的美好时代,是发起冲刺的关键时代,是充满风险的危机时代,是团结奋斗的黄金时代。在当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作为光荣的党组织的发展对象,我会更加自信豪迈,奋进担当,敢斗必胜,把青春书写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软件学院 供稿人:赵一可 齐春晓 审核:张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