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献礼党的二十大 杏雨沐风华 | 武君胜: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编辑:刘莎   时间:2022-10-09     点击:

“做一名严厉又温暖的老师”,在软件学院,有一位资历深厚的教授,看似严厉实则温暖。他的课堂座无虚席,还引得外院学生前来旁听,他坚守三尺讲台20年,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初心,自觉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他讲授的专业课很“新”,因为他将思政之“盐”巧融课内,善于挖掘课程体系德育元素,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他就是软件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名师武君胜教授。

注重学习 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1983年至2003年期间,武君胜教授在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应用软件、计算方法、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这为他日后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3年武君胜教授入职软件学院从教后,他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需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的道理,便开始研究当前专业建设的重点、难点,研究专业培养的要求和目的、研究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和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让自己与时俱进。他说:“一名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授业解惑,所以需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拥有更广博的知识,更开阔的眼界,才能更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胸怀家国 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感受光荣使命

“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递者,更要做品格的塑造者”,他讲授《软件需求工程》、《用户为中心的软件设计与评估》专业课程,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工科的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设计上,除了应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更应结合专业背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伦理和科学工匠精神。


武君胜依托软件工程专业,积极推动专业思政课程探索,潜心研究教学大纲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相关的航空航天军工软件需求内容,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关注的问题;在课程案例中融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使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科研中能够牢记将学术造诣转化成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问题的重任;在行业专家讲座中,树立学生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及创新意识,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豪感和光荣使命感。

注重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解惑答疑

“课程思政意义深远,我在课程效果检验中,采用检测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设置实操练习,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现场互动等多元化结合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估”。他经常走进学生中间,谈心谈话,答疑解惑,在交流中捕捉学生关心的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的创新形式提升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质量。他说“学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中心,实践是检验我们教学成果的标准。我们不能为了讲课而讲课,还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反馈,要和学生做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激发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武君胜教授认为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讲授引导外,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主动行为”。

首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武君胜在讲课过程中经常把问题抛出来,让不同学生分析问题,最后综合点评,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先独立分析思考问题,通过多人的分析和教师点评能够让学生处理问题时考虑周全,综合对比,改进方法。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平衡与还原能力,他鼓励学生同时跟进多个任务,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与其他人的相结合,在满足自己课题组任务协作的同时,还能有效地管理和完成多个项目,打破任务壁垒,获得新启发、新知识。他还要求学生作业或科研任务不要急于求成,要在论文发表、协同合作、制定规划等过程中锻炼完成项目所需的能力、毅力和专注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武君胜教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教育,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在实践中检验、在创新中思考,为课程思政的建设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文字:刘莎 图片:张鹏 审核:李晗 张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