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锚定学校“127”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增强导师第一责任意识,4月19日,软件学院开展“启翔师道”高质量教育教学专题系列讲座第八讲——“科研创新与导学相长的双赢策略”。
本期讲座学院邀请西北工业大学国家教学名师范玮教授及朱惠人教授深入解读如何实现科研创新与导学关系的良性互动,以达成双赢。讲座在太仓智汇港举行,腾讯会议同步线上开展,教学副院长马春燕、院长助理罗建超、学院教师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参会,会议由罗建超主持。
讲座中学院导师围绕“如何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如何实现科研及教学相融合”“青年导师应怎样打破学生管理瓶颈”“青年导师如何搭建和谐学生团队”“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性”“如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等话题提出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心得及困惑,并展开了热烈讨论,两位专家针对提出的疑问进行逐一细致解答。
范玮教授以自身经历导入,提出导师应明确学生科研任务并提供指导,赋予学生自主权,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想法。全面把握学生研究与项目方案,精准掌握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逐步踏入学术门槛,循序渐进地提升要求,因材施教。其次,导师应注重人文关怀,完善团队建设,推动团队精神的深度融合,培育相互信任、团结紧密的团队文化。此外,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科研相济的良性循环,推动学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在科研团队组建方面,导师应具备顶层设计思维,同时从细节处着手,逐步推进。通过科研创新与导学关系的协同作用,以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朱惠人教授结合自身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分享导师应与学生充分沟通,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团队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以及科研团队组建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最后,罗建超代表学院感谢两位教授宝贵经验和精彩见解的分享。他谈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导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科学分配任务,制定明确的推进计划,依据研究方向拓展团队,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团队建设需营造互信互助氛围,科研方向要与专业课程、学业指导有机融合,建立和谐导学关系,通过质量提升培养一流人才。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交流研讨中圆满结束,会后参会导师,特别是青年导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收获颇多。学院也将继续通过多样化导师培训活动,为青年导师搭建更多交流、学习平台,以达到协同发力、协同育人的效果,增强导师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良好导学关系,从而为培养“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总师型”软件工程领域高端人才奠定坚实基石。
(撰稿:李莎 审核:马春燕)